餵哺母乳的疑難
乳頭乾裂
這是由於寶寶吃奶時含乳頭的位置不正確,造成乳頭上出現細小的裂紋或龜裂。這對寶寶沒有任何影響,但卻會讓媽媽感到非常痛苦,是導致最初幾天或幾周後停止母乳餵哺的最常見原因之一。
應該怎麼辦?
確保乳頭正確地朝向寶寶的上顎,並且讓寶寶含住大部分乳暈。一些比較有用的小貼士包括:每次餵奶後用無菌布把乳頭擦乾;在乾裂的地方滴幾滴母乳(有癒合作用);使用一次性防溢乳墊,並且每隔幾小時更換一次,以便乳房保持乾燥的狀態;使用專用的保濕護膚霜,可以讓醫生給您推薦。
乳房腫脹
這是由於乳頭發育不好(過小或過大)、乳汁分泌過多或嬰兒吸乳過少、乳腺管不通等各種原因導致乳腺中積聚了大量的乳汁無法分泌出來。您會感到乳房腫脹、硬、疼痛,並且形成硬結。如果硬結靠近乳頭,會導致寶寶不易含住乳頭,這也會增加乳頭乾裂的可能性。
應當怎麼辦?
比較有效的處理方法是,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(盡可能讓寶寶多吃、使用吸奶器“吸空”乳房、用溫熱毛巾濕熱敷配以按摩乳房、在熱水淋浴下按摩乳房等)刺激乳汁流出來。如果是乳頭發育問題,如乳頭過小或內陷,要積極矯正。此外,還要確保哺乳胸罩大小合適,不會勒得太緊。
乳腺炎
乳汁淤積是導致急性乳腺炎的重要因素,此時入侵的細菌容易生長繁殖。一些明顯的症狀包括:發燒,乳房有硬塊,局部皮膚發紅腫脹疼痛,以及感到極度疲勞等。乳腺炎如果不及時醫治,會發展成乳腺囊腫。
應當怎麼辦?
盡量將乳汁排空是最有效的措施,在感到乳房疼痛、腫脹甚至局部皮膚發紅時,不但不要停止母乳餵養,還要勤給孩子餵奶,讓孩子盡量把乳房裡的乳汁吸乾淨,必要時可用吸乳器排空乳房。同時,可以局部理療和熱敷,這對早期炎症有效。上述方法無效時,可以酌情使用抗生素。注意:如果出現乳腺炎症狀,應立即就醫,積極治療。
寶寶想不停地吃奶
寶寶吃完母乳之後不滿意,總是哭鬧,並不停找奶,或每次吃奶時間長,都可能是母乳不足的徵象。但是,對於新生的寶寶而言這是正常的,尤其在前幾周,寶寶的胃容量小,媽媽的乳汁剛開始分泌,量也比較少,寶寶多吮吸,不僅有利於寶寶健康,還可以促進媽媽乳汁分泌。別忘了,寶寶吃奶不只是因為餓了,吃奶能給他們一種安全感,幫助寶寶適應離開母體的新環境。
應當怎麼辦?
首先要觀察寶寶的體重是否能夠正常增長,營養狀況是否達標,以確定是否母乳不足。如果確定為母乳不足,則需要媽媽放鬆身心、增加營養、讓寶寶多吮吸,來增加乳汁的分泌。對於分娩後的頭幾天而言,媽媽和寶寶都處於哺乳學習期,如果您的寶寶想要每小時吃一次,您不必太緊張,就順其自然吧。因為母乳餵哺大約需要6到8周後就會形成穩定的規律。成功的哺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寶寶能夠“按需要”吃奶!平均而言,新出生的寶寶可能每24小時吃8到12次奶。要相信你自己和寶寶。
寶寶拒絕吃奶
這只是暫時的,可能有多種原因,與您的母乳量或質量無關。
應當怎麼辦?
生病(胃腸不適、耳部感染、口腔潰瘍等)、出牙、或許你換了保濕潤膚霜,乳房的氣味聞起來和以前不一樣……您的寶寶都可能通過拒絕吃奶來表達自己的不適或者不習慣。最重要的是,媽媽要細心的找出原因,雖有時候這並不容易做到!
了解更多